青豆小说网

第六十三章 干不好走人(第1页)

不管是什么时候,香港都永远不能忽视一个地方大陆。

因为香港跟大陆的联系实在是太过于紧密了,香港与大陆是一衣带水,骨肉相连,自从鸦片战争清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开始,以后的历任政府不管是北洋还是国民政府,谁都没有公开承认过南京条约合法性,反之还想将香港收回。

尤其是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就有机会收回香港,可是由于当时国内外的各种因素,国民政府最终还是没有收回香港,蒋光头曾经在晚年的时候说过,没有将香港从自己手里收回,没有完成祖国的统一是自己执政以来最大的遗憾。

香港这个原本只是小渔村的地方,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已经成为了大陆与世界联系的窗口,香港几乎无时无刻的都在承受着大陆的影响,毕竟这里97的人口是华人。

尤其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北京政府一直都没有拿出一条如何处理香港问题的政策出来,这使得香港的很多人都对大陆产生了怀疑,而且再加上那些对新中国不友好国家的蛊惑,这更让香港人害怕。

再考虑到中国gd跟苏联方面的联系,以及他们对英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感,香港的居民一直都非常担心大陆方面会采取强硬政策。

毕竟没有人愿意再过动乱的日子。

现在的香港居民,除了那些很多年前就定居于此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战乱而南下至此。

这些人中不乏一些支持gd的左派人士,但是同样也不缺少gd的支持者。

由于人们对新中国政策的不了解再加上港英政府有意识到妖魔化的宣传,使得占最大比例的中间派们也对北京方面有不少的忌惮,在他们的心中只希望能有个安安稳稳的家可以生活下去,而不是为了躲避战乱四处流浪。

俗话说得好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

可是不管任何政府面对这个新生的拥有四万万五千万就像庞然大物一样的北京政府,都不敢轻易的得罪,更何况一个区区的香港政府,香港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余地。

而且在大多数香港人的眼里,他们除非下决心离开这里继续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否则就只能被动的接受来自大陆的一切就像现在新中国成立了,北京政府一直不对香港方面的事务进行表态,香港的局势就一直难以稳定,哪怕他们的军队推进到只有咫尺之遥的深圳之后就一直没有动静,但这仍然让人惶惶不可终日。

就是在这样的特定条件下,有关大陆方面的新闻在香港一直非常有市场。

因为人们都希望从大陆的政策变动中发现一些端倪,好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指明方向。

但可惜的是身为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势力笼罩下的香港却与之绝缘。

就像离家在外的孩子明明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家,可是由于不知道家里家长的态度而不敢回家只能继续在外流浪。

明明是近在咫尺,却又尤如远在天涯。

就当大家都在为了如何了解家里面态度的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你我要探探家里的口风。

虽然这种探口风的方式只是通过与大陆联系最近的罗湖的口岸向对面投递报纸,提问的也只是一些基本问题,而并非大家最关心的军队是会否进攻香港之类,但是这种行动本身就已经开创了一个先河,本身就是一个创举。

何况人家还做出了承诺如果大陆方面有所反馈的话,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在报纸上进行报道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对大陆态度的一种试探

虽然这种试探的结果可有可无,不管大陆会否作答,环球时报都可以自圆其说,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创举起码可以让大家对大陆的态度有个了解,好方便以后的行事,虽然这个举动让以新日报为首的一些报纸大为恼火,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围攻环球时报,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无法改变的。

于是环球时报出名了,所有的香港人都在谈论着环球时报,这让其余的报纸恨得牙根直痒痒的同时也都在大骂自己的下属的无能,为什么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个方法来提高自己报纸的关注率,虽然都在大骂环球时报不是东西,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环球时报崛起之势已不可抵挡。

环球时报火了,身为报社副主编罗嘉文这一段时间内每天都忙得要死。

不过他并不是为了报纸的编辑排版而忙碌,罗嘉文要忙的,是在发行环球时报特别周刊的这段时间内架设好一个大报社的基本框架。

明眼人都知道经过这一次的事件,环球时报必然一跃成为香港有数的大报之一。

那么身为大报就要有大报的形象,最基本的就是不能只有这么点人员,甚至连一个专职的记者都没有的情况就不太符合报社应有的局面了,所以报社必须进行整改、扩张

早在这期报纸发行之前,罗嘉文就按照林子轩的嘱咐,在轩尼诗道最繁华的的地段租了一套房子,将之做为环球时报新的驻点,并开始召收新员工。

不过事起仓促,没有仔细的考察地点,等所有人搬进新地点之后,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对面,就是老冤家新日报的老巢。

两家报纸一家大报一家小报,说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以前双方互不认识,现在之所以能为冤家其实还是几则笑话引起的。

不过那时候环球时报还没有现在的名声,还只是一家不出名报纸,自然不会让对方让步。

而新日报的人仗着自己大报的背景,见面的时候经常语出轻蔑,讥讽一下环球时报不自量力的“挑衅”

行为罢了。

这对于雄心壮志的罗嘉文来说极为不爽,亲自找上了新日报总编李威廉,意图借非法转载事件对其进行施压,让新日报社的人收敛一下。

可惜李威廉却觉得罗嘉文仗着几个笑话的问题就找上来,根本就是小题大做,是蓄意挑战他们大报的尊严,于是一通奚落,彻底的撕开了颜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大顺皇朝

大顺皇朝

烽火生,狼烟起,策马扬鞭保家国。犯我天威,虽远必诛!造宝船,扬风帆,乘风破浪惊万邦。堂堂中华,四方来贺!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开疆拓土,千古一帝。大顺皇朝,由朕开创新的篇章!...

注意!攻略错误

注意!攻略错误

注意攻略错误最新章节列小说注意攻略错误七秦著注意攻略错误全文阅读步辰被踢进了游戏,一不小心得罪了系统,然后步上了欢快的搅基之路。步辰我是直的小攻们要么掰弯,要么掰断,你选吧...

我体内有个黑洞

我体内有个黑洞

黑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它引力巨大,可吞噬一切物质,视界范围内连光线都无法逃脱。根据广义相对论,物体质量越大,时间会更加缓慢,在大质量黑洞附近,时间过去一秒,其他时空可能过去一年。此外,跌入黑洞的...

明末匪事

明末匪事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这个青梅竹马有问题

这个青梅竹马有问题

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做许清如,是他的青梅竹马,出身书香门第,颜值顶尖,容貌清丽无双,气质典雅不凡,她的梦想是成为大文学家,大艺术家。他曾经深深地暗恋过她,却从未奢望跟她在一起。某一天,意外发生了,他和她永远在一起了他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变成了她。这个平行世界的近代史已经面目全非,原本那些本该出现的文学家艺术家并没有出现。绑定了文艺之门系统的她,可以使用文艺值,通过系统加点,提升一切跟文艺相关的技能,除此之外,似乎还有其他妙用。而获取大量文艺值的最佳方法,则是写出感人至深刻骨铭心发人深省的悲剧故事于是,她的读者们纷纷感叹原来,真的有这样的人,仅仅默念她的名字,都可以感到满溢的治愈人心。...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